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教育学报》2023年第3期目录

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2024-09-24



                      目 次

劳动教育的古典意蕴与个体成人的诗性展开

刘铁芳  孙 露(3)

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教育审思

夏 剑(16)

人类存在样态的空间叙事及教育建构——基于博尔诺夫的视角

吴晓蓉  田晓苗(28)



尼采建构的教育家形象:生成及其当代价值

王坤庆  李 帆(40)

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及其合理限度——一种信任论思路

杨 坚  杜时忠(52)



语文教材中逻辑知识编排的回顾与展望

何 源(65)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视域下的课程建设

刘晓荷  郝志军(75)



中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动力机制及政策路径

郑 磊  李 虔  张 绘(86)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建构与实证分析

唐菡悄  阮成武(100)

新中国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变迁轨迹、逻辑特征与发展趋向

赵 敏  谢敏敏(113)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特级教师成长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胡 艳  廖 伟  刘 佳  刘 淼  赵 兰(126)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过程动因与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朱守信  程天君(140)



中国一线城市高中生出国留学意愿调查研究

杨素红  范皑皑(154)

一流高校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运作机制研究——基于二阶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马立超  姚 昊(170)



《四书集注》的教材价值与生成性初探

祝安顺(184)

简·亚当斯的同情思想及其与杜威的共识

孙 益  周青青(196)


  摘 要   


劳动教育的古典意蕴与个体成人的诗性展开

刘铁芳  孙 露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摘 要:就古典劳动诗歌来分析劳动教育的意蕴,意在回返个体成人的基础性视域,拓展劳动教育的文化意涵。个体在劳动之中,不仅仅是劳其筋骨,同时也是向着劳动之物打开自我身体官能,向着他人打开自我生命之爱与希望,向着天地四时打开自我生命节律,劳动教育的意涵乃是以劳动的方式引导个体融身天地他人之中。劳动的展开呈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特征,成年人的劳动更多地呈现为向着家庭的责任分担,儿童的劳动则更多地基于儿童天性。由此,劳动教育的意涵乃是以劳动的方式促成个体在天性与责任之间趋向个体成人。个体成人趋于完成阶段,则意味着个体对劳动之艰辛的勇敢担当。今日劳动教育应体现劳动形式的多样性与简朴劳动的基础性。在个体成人初始阶段体验人类初始性的生存方式,实际上就是把人类初始性的生存方式置于个体生存的基础性结构之中,以扩展个体生活的基本视域,扩展意义生活的可能性。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古典意蕴;个体成人


从“意识主体”到“身体主体”:

身体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教育审思

夏 剑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摘 要:现代哲学的“身体转向”所确立的“身体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颠覆了奠基于笛卡尔意识哲学的“意识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由此,深受后者影响的现代主体教育理论必然需要基于新的主体哲学视域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意识主体”概念的现代主体教育虽然对于解决特殊历史阶段我国教育“目中无人”的困境发挥了极大的理论效力,然而,由于它主要从作为“意识主体”的人出发来建构主体教育的基本思路,人的身体主体性是被忽视的。由此导致无论是在主体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中,身体相关因素的教育意义无法得到关注和发挥,身体相关的教育实践一直处在边缘化地位,人的完整性被割裂。因此,基于身体哲学视域,从身体主体理论出发,更新主体教育中的“主体”和“人”的概念,确立人是“身体主体”;基于身体主体重新发现和确立身体的教育意义;将主体教育的目的指向“完整的人”的培养,以取代“独立的人”的发展,或许是当前解决主体教育理论发展困境的可能出路。

关键词:现代主体教育;身体哲学;意识主体;身体主体;完整的人


人类存在样态的空间叙事及教育建构

——基于博尔诺夫的视角

吴晓蓉a,b    田晓苗

(西南大学:a.教育学部;b.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摘 要:人类独处、居住以及社会交往空间的改变,要求教育重新思考人类存在样态、生命质量以及“诗意栖居”的理想。博尔诺夫试图调和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对“人类图像”的描绘,在“人类空间”概念基础上论证人的空间存在性,揭示空间之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回到人类“原初”空间意象,人类空间突显人作为主体与世界交互的积极作为,肯定生命与空间融合过程的体验性,暗示人类生活的全部空间都具有教育性。空间建构过程,即人寻求自我定位、自我确证和自我发展的创造过程。人类空间观为重思教育本质,通过教育追求“栖居”意义,建构充盈灵动性和生命性的教育空间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博尔诺夫;人类空间;空间叙事;教育建构


尼采建构的教育家形象:生成及其当代价值

王坤庆  李 帆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在尼采看来,现代人的精神颓废与教育的媚俗有直接关系,而教育的功利化则直接表现为教育家的缺失。尼采将化解现代教育危机的使命寄托于他所憧憬的教育家身上。尼采构建的“教育家”形象脱胎于狄俄尼索斯、瓦格纳、叔本华等人,成型于查拉图斯特拉,他认为,在这样的教育家身上不仅潜在地存在着改造教育的哲学期盼,更是一个时代的教育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尼采所期盼的“教育家”形象的当代启示意义主要在于承认教育目的中个人发展的本体价值,并在秉持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在斗争中不断实现超越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更有助于激励教师不断自我实现。

关键词:尼采;教育家形象;教师;当代价值


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及其合理限度

——一种信任论思路

杨坚a    杜时忠a,b

(华中师范大学:a.教育学院;b.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武汉 430079)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逐渐受到质疑。“特殊性”思路基于教师专业的特质为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进行辩护,却导致教师承担无限道德义务,缺乏道义正当性。“普遍化”思路强调教师作为道德常人的一面,却忽视教师专业的制度主义背景。信任论思路则以信任是师生关系的构成性要素为基础,对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进行论证:基于不伤害原则,教师应该服从比日常道德更严格的行为规则,以避免对学生造成可能的伤害;基于互惠正义原则,教师伦理共同体应该通过制订和维持严格的专业伦理规范来获取学生、家长和公众的信任。同时,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应该以不伤害教师的权利和保证教师获得公平回报为合理限度。

关键词:教师专业伦理;严格性;信任;不伤害原则;互惠正义原则


语文教材中逻辑知识编排的回顾与展望

何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编辑室,北京 100081)

摘 要:语文教材编排逻辑知识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开创期、发展期、衰落期、复兴期四个时期。开创期的教材,根据语文实践的需要或问题,用知识短文的形式编入部分逻辑知识,缺乏对运用逻辑知识的引导;发展期的教材,通过知识短文和理论性文章系统编入逻辑知识,依旧缺乏对运用逻辑知识的引导;衰落期的教材,不再编排显性的形式逻辑知识,把辩证逻辑知识作为议论文写作中分析论证的重要工具进行编排;复兴期的教材,从小学阶段开始编排逻辑知识,系统性相对减弱,注重引导学生在具象的语言材料中自主感悟逻辑知识,并将逻辑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未来的教材应把逻辑知识定位为语文实践的工具,根据语文实践的需要或问题,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分散地、具象地编入相关逻辑知识,并加强对“怎样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引导。

关键词:语文教材;逻辑知识;历史回顾;未来展望


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视域下的课程建设

刘晓荷  郝志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北京 100088)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内核,主张通过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的高度统一,形成了理与气合、心物一体、知行合一、体用一致的基本向度。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中汲取课程改革的价值滋养,重点在于以关怀人性的课程目的观养成完善之人,以动态生成的课程结构观臻达和合之境,以兼济通达的课程知识观博通百家之学,以知行相资的课程实践观彰显经世之用。构建综合融通的整体课程体系,需从彰显整全性的课程育人价值,建立关联协同的课程结构,开发广纳兼容的课程知识内容,推动以知立行的课程实施等方面着力,形成“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中国底色。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思想;课程改革;天人合一;五育融合


中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动力机制及政策路径

郑磊1   李虔2   张绘3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北京 100875;2.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教育行政教研部,北京 102617;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42)

摘 要:中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及完善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背景下,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迈上新台阶,一方面要以县城为重点,在巩固县域内一体化基础上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城市纳入政策视域,在更大范围内拓展教育一体化。这既是党和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目标,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在政策路径上,应建立健全教育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政策体系,提升农村学生教育质量;尊重人口和产业集聚规律,积极扩充城镇地区教育容量;以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为契机,突破行政区划边界的限制,创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供机制。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高质量教育体系;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建构与实证分析

唐菡悄1   阮成武2

(1.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安徽淮南 232038;2.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教育政策的价值逻辑,从机会获取、过程投入和质量结果三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差异系数”概念和方法,运用决策学的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法,建构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省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证实统计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学段差异、地区差异和内部分化,表现为小学城乡一体化程度低、中西部地区塌陷明显、质量结果差异更突出。基于此,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和省级政府统筹,将政策重点转向过程投入的城乡一体化,把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结果差距作为关键环节。

关键词: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


新中国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变迁轨迹、逻辑特征与发展趋向

赵敏  谢敏敏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006)

摘 要:中小学组织结构的革新是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语境进行宏大的叙事方式考察,疏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变迁轨迹及其逻辑特征。从变迁轨迹来看,我国中小学组织结构变迁依循了由专业化隐匿阶段的混乱结构到专业化探索阶段的权威结构,再到专业化发展阶段的韦伯机构,最后到专业化深化阶段的专业结构的演进之路。从逻辑特征来看,呈现了“权力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的权力内容演化特征、“政本固权—教本富权—人本强权”的权力取向演进特征以及“集权管理—分权协作—赋权增能”的权力操作演变特征。我国中小学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向为嵌入分权时序、创设多层权力空间、融摄新型权力范式,以发展组织的专业化、柔性化与无边界化。

关键词:中小学;组织结构;专业结构;科层结构;权力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特级教师成长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胡艳1   廖伟1   刘佳1   刘淼2   赵兰1,3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2.英国爱丁堡大学 莫雷教育与体育学院;3.新疆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新疆 830017

摘 要:以义务教育阶段5位特级教师为对象,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特级教师成长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发现我国特级教师成长有一整套成熟的支持性制度和路径,即学校选拔培养——区域选拔培养——省级选拔及省与国家培养。由此,个体教师获得更宽阔的学术视野、更优秀的引领者、更多元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其教育教学能力、领导力、使命感迅速提升,成长为一名卓越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是一个漫长、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的过程,教研、竞赛、专家指导、高端培训、平台是其成长的重要途径。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因素如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追求为教师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成长空间;从国家到地方的支持性政策举措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教师自身的进取精神、社会担当让他们恰逢其时地脱颖而出;个人能动性是教师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泉;重要他人在成长关键节点给予的帮助让教师成长更为顺利。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生命历程理论;个人能动性;特级教师;教师口述史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过程动因与作用机制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朱守信1,2     程天君1

(1.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2.淮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摘 要: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对于非师范人员而言,转行从教意味着需要经历一个职业转换的复杂社会心理过程。通过对23名非师范类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三级编码,构建出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的动因模型。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是一个从前职业认知到教师职业认知、前自我认知到教师自我认知的转变结果,这一认知转变过程受到来自政策环境、社会关系和个体经历等情境因素的作用推动。根据教师职业认知与教师自我认知的匹配模式差异,将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划分为坚定型从教、权宜型从教和迷茫型从教三种类型。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不单独是个体性质的职业选择,也非纯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转换,其背后带有深刻的本土体制性痕迹,面临着从教动机分化和异化的双重问题,既在结构中行动又同时以行动形塑新的结构。

关键词: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转换


中国一线城市高中生出国留学意愿调查研究

杨素红1   范皑皑2

(1.中央财经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2.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1

摘 要:基于中国一线城市高中生抽样调查,采用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讨高中层次潜在留学群体的背景特征、动机诉求、具体规划等。结果发现,学生自身的学业禀赋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对其留学意愿有显著推动作用。同等条件下,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业表现越出色的学生,面向国际市场寻求教育资源的意愿越强烈,而且优势阶层家庭和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动机和诉求以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为主,家庭社会文化资本优势对高中生选择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的影响均显著。剖析我国高中生出国留学选择背后的决策过程,对理解和反思当下家庭的教育选择行为和高等教育政策实践有重要启示。在开放竞争的全球教育市场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优质高校教育机会和国际交流项目吸引潜在的优质生源“留下来”,另一方面同世界一流大学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吸引优质生源“在地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留学意愿;教育机会;教育选择


一流高校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基于二阶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马立超1   姚昊2

(1.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2.同济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92)

摘 要:随着博士后引进规模扩大化、聘任类型多样化和管理实践差异化,促进博士后科研创新成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后展开问卷调查,剖析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的静态要素结构以及动态运作机理。结果发现,一流高校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的协同性功能不足,学术环境的支持水平明显低于管理制度、组织支持和科研效能感,留任难度大、经济支持力度弱、心理疏导匮乏是制约博士后科研创新的“短板”。在支持体系的运作机制方面,表现出“学术环境→管理制度→组织支持→科研效能感→科研创新”这一由外而内、从宏观到微观的“链式”传递效应,管理制度在学术环境影响组织支持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在管理制度影响科研效能感时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建议从净化学术生态环境、疏通职业晋升通道、强化经济与心理支持、激发科研效能感等方面入手,完善博士后科研创新支持体系的实践运作机制。

关键词:博士后;科研创新;学术环境;管理制度;组织支持;科研效能感


《四书集注》的教材价值与生成性初探

祝安顺

(深圳大学 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60)

摘 要:《四书集注》实质是朱熹穷其一生沉浸式编撰而成的民间准教材。编撰经典教材难在如何组合显性的恰当文本内容,如何聚合内隐的宽幅诠释内涵,由此保证历时性的文本诠释在当下形成共时性的稳定开放体系。朱熹以分散的先秦文本为基础,融入二程师生为主的历代学者的诠释,以复性说贯注理学思想,以章句、集注形式编撰,有效解决了教材编撰的上述难点。《四书集注》编撰成功之处,在于既采取容纳古今文本诠释于一炉的长时段组合方式,又兼及以理学贯通古今文本思想变迁的高密度聚合方式。运用符号学的历时共时、组合聚合理论对《四书集注》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构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四书集注》;教材;沉浸式编撰;长时段组合;高密度聚合


简·亚当斯的同情思想及其与杜威的共识

孙 益  周青青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摘 要:简·亚当斯早于杜威系统地提出了同情思想,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同情是亚当斯勾连伦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重要思想,她提出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概念。亚当斯主张通过“同情性理解”来实现社会的“横向进步”,并提出了构建“同情性理解”的“同情性知识”。“同情性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纠正学校教育中狭隘的知识观,也有助于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杜威作为亚当斯的密友,在同情思想上与亚当斯有着共识,两人都认为同情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类天性,指出同情具有层次性,经过改造的同情将成为实现民主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亚当斯同情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界对杜威思想的认识,也能丰富与拓展教育思想史的研究。

关键词:简·亚当斯;杜威;同情;同情性理解;同情性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教育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